四月,寻找空间里时间的痕迹

导演张律习惯即兴,他的电影亦是如此,人物兴之所至,从一个空间漫步到下一个空间,用一种“散漫”的态度去处理记忆,直面情感。《萌芽》专访张律,以《漫长的告白》为起点,逆向漫游,探讨电影如何运用视听的优势再造时空。

头条

《寻找空间里时间的痕迹》张律×《萌芽》
三十八岁之前,张律从未萌生过踏入电影行业的想法。为了证明“任何人都能拍电影”的观点,毫无拍摄经验的张律踏上了电影之路。他拥有对声音、画面的敏感,电影中的场景多由他亲自寻找,一切以“熟悉”为基础。他不相信一个演员能塑造一个跟他们完全无关的角色,他自称拍电影不是让演员靠近人物,而是让人物无限地靠近演员。文学作品也常常出现在张律的电影中,但他时刻警惕电影沿着小说的情节脉络亦步亦趋,人的记忆和情感是比情节更重要的东西。所有情绪都在人的记忆里,在某种意义上,没有新的东西,我们只是“发现”而已。

小说

《烈日的形成》不日远游
相比陈乔巷,祁门村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世界。祁门村住着肖阳的舅舅、舅妈和他们的儿子凯,聪、之胜和凯都是肖阳的童年玩伴。母亲似乎已经厌倦了自己在家中的角色;在纺织厂工作的舅妈宁愿与机器的噪声相处;聪在十四岁那年遇到了灾难……肖阳感到,他们仿佛身处阴影之中,而他站在阳光下,束手无策,不断对事情放低期待,变成一个观察者。

《追逐》[英] 露西·考德威尔 刘伟 译
我拖着箱子,迈上门廊,从伦敦东区回到了自己的家。回家后我变得茫然,正巧妹妹莫丽正在准备她的艺术项目,于是我每天晚饭后都帮她画素描,甚至是那些潦草的炭笔画。父母只将我这次的回归当作一次暂停和休养,没人知道那场发生在艺术学校期末聚会上的冒险,将我的生命做出了前后的划分。然而我几乎一踏进家门就已经明白:回来并不是答案。

散文

《拟人态》成昊勍
毕业后,我从事着一份父母满意其实自己十分讨厌的工作,离开“文学”与校园,在新家独自生活。在这里,我学会了夜间行走和做饭,有时感到自己可以重新掌握自由,更多时候却在思考生存和金钱,被过去的记忆和习惯勾起失意与怅惘。或许以模仿的姿态来生活,勉强维持别人口舌中的人形,能使我躲避更多痛苦的围剿,但我确实有着时时刻刻想要流泪的怨怼,渴望行走在陌生的路上,甚至是即使衣衫褴褛也要从一种既定的生活中出走,追求真正的自由。

《万米》李慧琳
由于即将出国读书,母亲催促我出门跑步,强身健体,以躲过流行病的折磨。那段在江边奔跑的日子里,我穿过纠缠的柳条,和认识的人狭路相逢,与老旧的记忆短兵相接,最后以一个即将远行的人的身份,失之偏颇地逐帧回想起旧日的光景。人生的主旨正是离别,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哀伤连同心中故乡的江流,构成了我奔跑的道场。我在其上跑了万米又万米,仿佛演习着告别。

惊奇

#公开课#
《关羽:职场进化论》王云
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不胜枚举,其中的关羽被神化到至高地位,是世代累积的膜拜的结果。在西晋陈寿所著《三国志》中,关羽还未经过后世的想象改造;宋徽宗时期,关羽曾受四次加封;到了明代,关羽的地位由“王”跃升至“帝”;清代统治者对关羽的加封则从统治初期一直进行到光绪年间。在民间,关羽因其“护而无类”受到百姓的供奉,体现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。关羽“忠义”的一面不断被神化,而这与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实际形态、文化背景息息相关。

#惊奇乱讲#
《请出示验证码》(三)惊奇组
“社恐”的人设在学生党里最为流行;骗子“安娜·德尔维”光靠“德国豪门女”人设便在纽约上流社交圈里如鱼得水。我们迷恋与追求某种“人设”,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与本能?它究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?一厢情愿的追求是否本身就与人性的复杂背道而驰?

连载

《为了她》(四)负二
与安恩见面后,我回忆起了高中的往事,而她在我开口询问前,率先向我提出两个请求。来到与她约定好的咖啡馆,我见到了似乎能对完成委托有所帮助的人……

新概念

#新概念书写#
《撞南墙》刘玥
“不撞南墙不回头”这句话附带的标签是“固执”。对于写作,我自认为不是固执的人,新概念作文大赛像中学时期的南墙,我想撞便撞了,撞了三次。我曾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主角,可现实证明,我只是个平凡的、乌龟型的选手。如今面对那堵南墙,我依旧沿着它的外沿奔跑,断断续续地写作,在其中献出最大的诚心。某个时刻回望,我惊觉少年时期岿然不动的那堵南墙已被生命力旺盛的野藤蔓覆盖,代我见识了那边阁楼的风光。

专栏

#美人尖#
《复仇女神的流量密码》指间沙
复仇是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:《黑暗荣耀》中,“软白甜”宋慧乔化身“复仇女神”,向曾经的校园霸凌者展开报复;从《我的恐怖妻子》《消失的爱人》,再到《福斯特医生》《夫妻的世界》,“高智商复仇女神”们使用计谋报复不忠的伴侣。复仇也成为中山美穗、松隆子、李英爱这些“初恋脸”女星们转型成功的密匙。然而“大女主”复仇若成为“快消品”,以密集“爽点”拉动收视或票房,作品就会丧失复杂性和深刻性。

萌星月报

《在水底》萧信维
我从小喜欢水,小学的时候被爸妈送去体育班,主修了四年游泳,从一个爱说话的小孩变得话越来越少,想的事情越来越多。躲在水底,看着美丽的光纹,我思考我为何而思考,那个时刻,我拥有与水一同延伸长大的想象空间,脑海漫延出湿漉漉的字句,用自己的语言呼唤自己。正如回答“为什么写作”这个问题,大抵也是为了召唤自己——浸在水底,一切隔绝在外,只剩自己;出水后,风澎湃地把世界又带到我的耳廓,这让我产生书写的欲望。

作者简答

卢也森 / 察察 / 王侃瑜 / 李慧琳 / 江修 / 沈大成

编辑部推荐

电影 / 音乐 / 图书

信息台

“新闻晨报·周到”杯第二十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、二等奖获奖名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