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了张悦然、周嘉宁等作家,“新概念”开了一个头,往后怎么写?

作者:许旸

来源:文汇报

日期:2022年11月7日

链接:http://wenhui.whb.cn/zhuzhanapp/xinwen/20221107/494316.html


“很多事件像刮了一阵风一样过去了,但‘新概念’活了下来,走过了25年,如今成为观察年轻人和当代中国的一个窗口。若干年后,我们回望今天,新概念作文大赛每年精选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样本,看到中国当代社会的变与不变,知道年轻人关心什么写什么怎么写。”《第24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》出版面世之际,大赛评委之一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感慨。

“新闻晨报·周到”杯第25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征文即将截止,日前在思南读书会的新书分享会上,倪文尖、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副社长陈苏、青年作家吴越、青年译者方铁畅聊“新概念”带来的影响。

1998年,由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联合《萌芽》杂志发起、主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启动,提倡“新思维、新表达、真体验”。从“新概念”走出的一批作者大放异彩,市场影响力激增,多篇“新概念”代表作汇成一代学子的文学记忆。

“当新概念表达成为了一种潮流和事件,又可能随之出现套路化‘概念式写作’。”倪文尖观察发现,青春期的“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”谁没有过?但一旦成为风潮,就有问题了。“新概念作文大赛不断自我调整,对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也产生了一定冲击。确实,中学语文作文教育和新概念作文大赛要进行的创作表达,其实是两件事,我们不能以新概念来看中学作文,也不能以中学作文的标准来看新概念。江山代有才人出,文学是最便于呈现人类创造性的媒介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新概念作文大赛还是会源头活水不断涌现。我期待它和中学语文教育之间的互动更加良性、活跃。”

undefined

“新概念作文大赛推出了一群出名很早的获奖者,但他们也面临‘过早被标签化’的命运,早早被贴上青春文学等标签,各方面都会把你往一个方向塑造,这之后需要自我消化、挣扎。新概念开了一个头,往后怎么写?要足够强大,才能拔地生长出来。”第三届新概念大赛一等奖获得者、《收获》编辑吴越打了个比方,“新概念”20多年来,大家都像“打了一场仗”——“其中会有声名显赫的人,也会有像我一样平凡的人。大家共同经历了一些事情,尤其对十几岁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。我鼓励年轻朋友们继续参赛,它可能是一个堡垒,回头来看,你会成功打完这场仗,穿过堡垒。”

她回想起和作家张悦然对话《茧》,“她觉得从新概念出来的人,将来不一定成为作家,因为创造力也可以在各行各业中迸发。后面继续要怎么写,可能一边要抛下新概念带来的光环,另一方面要坦然面对自我,进入文学深邃的那一面。”

“在选集编辑过程中,读到了不少青年作者闪光的哲思,宽阔的视野,丰富创新的表达,独属于青春的独特体验。即便有青涩之处,也是青春文学该有的模样。”陈苏认为,当下的青年作者很幸福,他们的阅读完全跟世界同步,一点不缺蓬勃的想象,还有敏锐的感觉,但相对欠缺对于生活更深度的关注,更独特的思考。她期待,未来青年写作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,都以“真体验”为写作基石,具有破茧而出的力量,更多地关注外部世界,从“我”走向“我们”,寻找自我跟现实的对话,走向宏阔,走向成熟。

屏幕截图 2022-11-06 195008.png

“20多年来社会环境变化、写作理念和手段更新的时代背景下,新概念作文大赛坚守初心,在全社会倡导一种新颖的、变革的写作概念,唤起和激发年轻一代自主写作的热情和潜能,开辟拓展新的思想、情感抒发的路径和平台,进而为中国文学未来孕育培养优秀写作者,这是新概念作文大赛持之以恒的追求。”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谈到,还有那么多年轻的写作爱好者,钟情于这样十分纯情的大赛;那么多机构出于现实责任和未来期待,持续热情地与上海作协共同举办这一公益赛事。他祝愿,“新概念”这一诞生于上海的文学品牌能够长久地放射光彩。

据悉,《第24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》从“网易LOFTER杯”第24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初赛和复赛作品中遴选佳作,合集出版。全书将初赛作品分为《太阳的比喻》《平均律一十二》《燎原》《皑皑》四辑;24届大赛复赛题目聚焦“时间”和“世界难题”,也精选了部分篇目特设一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