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,我们与作家、书评家云也退进行了一次长谈,他在《萌芽》开设有数个专栏,并著有《作家酒馆:伟大的灵魂如何面对人生的困惑》等书。这样持续二十多年高强度地阅读和思考文学,他对文学有过厌倦的时刻吗?我们向他抛出了这个问题。
八月,我们邀请书评家云也退来聊聊他眼中的文学世界。他在《萌芽》开设有数个专栏,最近还出版了《作家酒馆:伟大的灵魂如何面对人生的困惑》,这本书基于他的播客《作家酒馆》。他希望读者和听众们能够把一本书当作一个朋友那样去认识,而不是当作一个了不起的东西那样去仰慕,为此,在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家作品时,他首先关注的不是“这本书说了什么”,而是“你对它有什么感受”。
此外,他还提到他对于相声的喜爱,他回顾了相声的发展史并说到,好相声里都有鲜活的人物,有些相声虽然“年代感”很强,可是人物形象立在那里,让人只能去爱。
本月的小说栏目中,旅美华人作家李翊云的作品《你好,再见》讲述了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:行至中年,当一个又一个问题出现,尼娜与凯蒂该如何接住它们,又该如何面对她们做出的所有决定?
头条
《我用阅读的方式来成长》
云也退 ×《萌芽》
云也退说,搭建这样一个“作家酒馆”是在认识新朋友。在与康拉德、辛格、茨威格等作家一遍遍“重新认识”的过程中,作家与作品的复杂性常常让他驻足,他的心境也经常随之变化。持续二十多年高强度地阅读和思考文学,云也退对此有过厌倦的时刻吗?不出意料地,我们得到了否定的答案,那么,他又找到了什么样的方法来不断接近那个迷人的答案?
小说
《你好,再见》
[美国] 李翊云 张芸 译
尼娜二十七岁时,与凯蒂在硅谷从事营销工作,那时她们觉得未来一帆风顺。但二十年后,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——凯蒂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八岁的雷蒙德,如今正雇佣法务会计师准备离婚,尼娜则变成牙医的妻子,有了两个女儿。疫情期间,凯蒂搬来同住,她们谈论着关于过去的种种选择,而做出这些决定,似乎都是凭着一种盲勇。
《䴘》
裴冰晨
回想起来,祝鸾在我的高中时代里的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。影响我的,也许是他桌上的一张张空白试卷、与我在走廊上的远眺与对谈,或者是投影仪里被巨鸟啄食的骨架。很快,我听到广播站里有人在麦克风旁清了清嗓子,翻动纸页:“根据百度百科,䴙䴘……”那是我们约定好的暗号。是时候了,我转身冲出教室、跃下阶梯,向湖边的那片空地飞奔,我知道,那里有一些东西在等待我,我必须救下它们。
散文
《预感衰亡》
王雨珂
临近毕业,我才意识到成年生活真正向我逼近,我不得不独自面对租房、工作,以及种种不必要的社交与伤害。我不甘地与虚空较劲,讨要来自生活的馈赠,希望一夜之间就有能量注入血管,顺着身体循环,从此耳聪目明,战无不胜。但当它开始发生,我又觉得沉重而残酷,这底色明明是衰亡,漫长到让人以为是自然生长的衰亡。
《七湖记》
黄可
在这趟行程之前,我对徒步和露营几乎一无所知。我与大乾前往法国格勒诺布尔徒步,从巴黎乘三小时火车至格勒诺布尔,转乘公交进山后,突遇暴雨,衣履尽湿,次日才途经村庄,徒步抵达七湖区域。迎接我的,是一度令我难以想象的、曾被我刻意忽略的三十岁生日,以及眼前沾满水珠、或蓝或紫的花瓣,我暗自感慨它们的美丽被人看见,但随即意识到它们早已在这里绽放了几千年或上万年,根本不需要人类自作多情地来赞叹和评价它们的色彩与姿态。
惊奇
#公开课#
《秃顶自救指南》
姜鉴峰
从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可能使用的生发药物,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秃顶原因的解读,再到古罗马人、维京人、印第安人等不同文化中人们对秃顶的应对方式,人类对抗秃顶的历史由来已久。而用自己脱落的头发来制成假发,也算另一种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了。秃顶真的就一无是处吗?如果说脱发注定无法避免,不妨接纳“秃顶可耻但有用”的事实。
#惊奇乱讲#
《文科怎么了》(一)
惊奇组
世界范围内,“文科无用论”的观点持续蔓延,教育资源逐渐向非人文艺术专业倾斜。如今的文科到底怎么了?我们又该如何看待AI与文学艺术创作的关系?对于这些问题,最终仍然要回归到关于“读书之意义”的探讨,只是一切回应在当前似乎都更像是一种逃避。
新概念
#新概念书写#
《格莉斯的旅程》
蔡圣辉
重新开始写作之前,我一直在玩一款叫作《格莉斯的旅程》的游戏。在游戏中,我需要控制格莉斯起跳、奔跑、收集足够数量的星星。在上海居住的几年里,我很少与别人说起我在写作,或许是因为我觉得自己“还不够好”,在自我怀疑中愈陷愈深的我,就像游戏里坠入深海的格莉斯。浮出水面之后,我发现,我似乎就是她,而属于我们的关卡早已结束。
专栏
#三角关系#
《被困境克服的故事和相爱的方法》
库里里
世界上有两种故事,克服困境的故事与被困境克服的故事。“被困境克服”的文学传统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,卡夫卡、海明威等作家也都常以此为创作的原点。鲁迅的《伤逝》则提供了另一重困境——无爱的人间。而爱真的不曾存在吗?或许,寻找相爱的方法,是从其中召回对“美”的感知。
快照
许珂
在京都短住时,朋友带我去水占,看到纸面上显形的字迹后,她似乎有话要对我说。眼前的鸭川,与冬日记忆里的样子全然不同了,但水仍然保持着它的秩序,持续流淌着。回国之后,我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,我感觉到,我们之间好像有种东西突然消失了……
简答
姜羽桐 / 栗鹿 / 林砚秋 / 陈莉文 / 王欧雯 / 方东妮
编辑部推荐
展览 / 音乐 / 图书
信息台
“临港智图”杯第二十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参赛报名表及征文启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