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月,小小的容器里有我小小的愿望

2022,《萌芽》全新升级。本期专访韩国作家金爱烂,解读当代年轻人艰难生活中的尊严与诗意。

头条

《小小的容器里有我小小的愿望》 [韩国]金爱烂x库里里
金爱烂指出,小说固然是对现实的再现,但再现本身并不是小说。相比新闻与故事中的标准答案与结论,小说更注重反讽与两难,强调阐发经验的能力,并避免将小说中的人物对象化和他者化。此外,金爱烂还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,谈及小说形式、翻译及语言问题。

《养育我的百分之八十》(外四篇)[韩国]金爱烂 徐丽红 译
金爱烂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时代,那些她曾居住过的空间,以故事的形态留在了她的身体里。母亲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刀削面店“美味堂”养育了她;在首尔独居时,天花板上的“夜光星星”也对她的心灵产生了幽微的影响。她还写下了父母年轻时相识相恋的故事,通过文字,抵达了那些原本无法由她来见证的悲伤美丽的时分。

小说

《对质》察察
这是卓阳和惠惠之间的往来通信。卓阳说她回了老家,忙于治病,还在北京的惠惠则看似平静地谈及工作的日常和儿子河马的成长。她们分享自己的生活,却又互相诘问,在一次次的周旋与退避间衡量这份友情的重量。

《喜剧演员》神小风
林蜜可以忍受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的无聊,却发现自己作为一个外乡人无法应付在花莲这片土地上的生活,譬如在暴雨的夜里骑车,或是在半夜三点牵着抛锚的摩托车走过无人的公路。时间把她当块石头一样磨损,她害怕自己会真的习惯这样的生活……

散文

《生日故事集》林砚秋
季节是一种节律性的语言,每当秋天来临,我便知道离自己的生日更近了。当我依赖生日这一基点来缀连记忆,生命中的许多重复、差异和变化也由此显露。在这一天,我曾聆听过朋友们在宿舍里为我偷偷唱起的生日歌,凝望过学校后山中的深秋清晨,打破过一些微小的禁忌,许下过关于写作的庞大愿望。我不断地温习和回望,却不得不承认复杂的身体已经不再能应对过去那颗年轻的心。

《无常的夏天》王奇兰
我在逐渐形成的对生活的焦虑中长大,而表舅小果与我不同,他接受生活的每一种安排,放羊、吹口琴、修理机器,并从中找到乐趣。小时候的很多个夏天,我都跟随他走进田野。然而夏天总是无常,不论是在哥哥的厌恶中出生的我,还是因一场意外变得思维混乱的小果,每个人都在匆忙长大、改变。小果留在了他的田野中,而明天也许还会有更多事发生。

惊奇

#公开课#
《帝国政事中的“她们”》柳青
宫墙深深深几许,在王朝更迭的漫长时间轴上,众多妃嫔们千头万绪的故事罗织在一起,她们中的佼佼者介入重要的决策,合理合法地参与各类活动,并因此受到敬仰,构成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。

#惊奇乱讲#
《成为平均体》(一)惊奇组
抗拒现实生活中的集体活动,却乐于在网上通过“小组”和“超话”获得集体感;基于商业逻辑编造的“生活指南”,日渐成为人们共享的欲望;在同质化的重复中,依旧渴望着特立独行与独一无二……我们是否成了被制造的“平均体”?在应对社会期待、走进亲密关系的成长过程中,又会面临哪些难题?

连载

《失人絮语》(七)马广
都灵在我们当年初遇的火锅店请我吃饭,说起许多我仅有模糊印象的往事。酒过三巡,我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,向她问起二炮杀死三叔的真相……

新概念

#参赛作品选登#
《窗困》蒋明芮
某个夏天我拎着行李返家,看到路边小楼顶层的窗前,一个少年静静地站在金黄色的余晖之中。直至听说他离开的消息,我才恍然明白那天的画面——他仿佛被困在了窗里。我回忆着那个隔窗相望的瞬间,想象着他的经历和心境。后来我没有再想过逃离,而是尝试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。

#新概念书写#
《学步》陈卓扬
我曾对写作抱有热情,在试卷上写小说,向“新概念”投稿,用小城中他人的生活和衰败的事物来抒情,但与此同时,深知自己没有资格去评判和消费它们。除此之外,我感到自己在文学上也无法自洽,未曾下过苦功,却仍被文字收容,好比邯郸学步的燕人,不知自己是否能接受被梦想和希望所欺骗。

专栏

#耳证人#
《巴别尔,不祥的世纪》云也退
伊萨克·巴别尔的小说有着严酷而讽刺的笔调和雄浑的自传色彩,身为“永久的流浪民族”犹太人中的一员,他感受到了来自俄国人的敌意,从《我的鸽子窝的故事》中便可见一斑,但他的书写却不尽于此。巴别尔反叛俄国文学的写作传统,却也同时反叛犹太的文化,他要在新世纪摆脱所有力量的束缚,唯一能评判他的只有时间。

萌星月报

《Only Friday Night》林砚秋
毕业后,我的一些朋友找到工作,进入一种更为固定的生活轨道,而我回到小城市里做无业游民,准备考试,总是出现在不合时宜的场景中,做一些秩序之外的事,只有在每周五的晚上,我才会去写点什么,以此接近一些比自身更好的事物。我不期许写作成为命定的事业,但它至少在脱轨的此时此刻安慰着我。

作者简答

#奇迹#
汪月婷/察察/杨菲/陈卓扬/王娅涵/杜欣玥/陈百合

编辑部推荐

电影/音乐/图书